直播行业乱象丛生,为何监管严打不起作用?


央视“3·15”晚会曝光了哈尔滨聚享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用“抠脚大汉”冒充美女主播骗粉丝打赏的骗局。人们一方面嘲笑“粉丝大哥”智商不在线,一方面感叹网络直播行业套路太多,水太深。


网络直播兴起于2016年。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互方式,网络直播一经兴起,就吸引了各色人等纷纷入局,一时间出现了许多直播平台,人人都可成为主播,观众趋之若鹜,网络直播行业呈井喷式发展,形成了一个有着千亿规模的新兴产业。


近年来,我国电商直播异军突起,CNNIC(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)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6月,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.38亿,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.84亿,而同期我国网民规模达10.11亿。可以说,近七成的网民看直播,近四成的网民是电商直播用户。


新兴市场巨大的利益自然会引来各方抢占分食,而早期规范不到位导致了整个行业泥沙俱下,乱象丛生。“粉丝大哥”被骗只是冰山一角,许多直播行业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没被曝出来。总之一句话:中国的直播行业,是个骗子聚集的地方。这样说,打击面或许过大,但网络直播行业之乱,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

当然,网络直播乱象也引起了相关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。2020年6月以来,相关网络直播管理政策密集出台。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网信办、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广电总局以及中国广告协会,从内容、市场交易、市场准入多个层面出台了涉及平台、内容、打赏多个环节的规定和规范要求,对网络直播进行全方位的监管。


但就是在这样严格的监管下,网络直播平台、主播以及背后的运营公司,为了吸引流量,奇招频出,甚至不断突破监管底线,打擦边球,想尽一切办法套现。某些电商直播平台以次充好,卖假货;一些明星更是赤膊上阵,说假话,夸大产品功效。这种电商直播带货蒙网友的打法,在网络直播坑蒙拐骗行为中还算是“小巫”;一些秀场直播中主播骗未成年巨额打赏,让许多家庭陷入困境;甚至有的无良主播诱骗粉丝打赏,最后闹出人命的事件也屡见不鲜。


为何监管严打对直播行业乱象却不起作用?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。


一是新兴市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规则制度体系,行业发展迅猛,监管有些跟不上。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一种新形态,网络直播已经发展5年多,但目前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。而且,网络直播涉及多个行业,是一个复合型的形态,但相关监管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,容易造成“好像都在管,但又都没人管”的局面。


二是平台不作为,甚至做恶。从直播类型来看,网络直播大致分为秀场直播、游戏直播、垂直领域直播(电商直播、体育直播等)、泛娱乐直播等。除体育直播外,其它几个直播类型非常容易出问题,例如秀场直播是色情、骗打赏的高发区;电商直播领域的头部主播偷税漏税,中下层主播以次充好骗用户。这其中,平台责任比较大。据悉,在一场直播的收入中,平台抽成50%,主播拿走25%,余下的25%用于各种成本支出。可见,直播平台是最大的获利方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平台方不作为,甚至做恶,最后的结果就是乱象丛生。


三是从业人员良莠不齐。在一些秀场直播中,许多人以卖笑、卖惨、卖丑为噱头吸引流量,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。与许多互联网业务一样,网络直播门槛很低。网络直播是由网络主播依托互联网和手机、电脑等直播工具,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进行实况播送的网络内容服务形态。网络直播给了普通人机会,但同时也给了一些坏人机会。


如何让网络直播规范起来,其实国家税务部门已经做了示范——严厉处罚。薇娅作为电商直播的头部主播,因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亿元,这让从事电商直播的主播和平台不敢再做假造次。如此看来,相关部门只要以霹雳手段重罚,就没有规范不了的网络直播。


End


作者:刘启诚

责编/版式:范范

审核:申晴

监制:刘启诚


↑点击查看通信世界“东数西算”专题报道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