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机会判断公式
判断一个产品有没有机会,站在前辈高人肩膀上,对痛点、痒点和爽点进行了标准句式的细化。痛点是恐惧和焦虑,主要表现在紧张不安、提心吊胆、害怕、恐惧、忧虑、睡不着觉、烦躁等,痛点对应止痛药,痛点也对应雪中送炭这个成语,标准句式是:XXX不行,让你很焦虑。例如系统的稳定性或性能不行,让你很焦虑。
人们为什么会迷信?迷信真正的温床,不是无知,而是恐惧和焦虑,面对不确定性,无能为力是最可怕的感受,迷信能够低成本、高效率地为我们提供安全感。
痒点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,痒点对应维生素,痒点也对应锦上添花这个成句,标准句式是:干了XXX,目的是XXX,让你更XXX。例如你买一件内衣,目的是变得性感,让你更吸引异性。
爽点是即时满足,爽点对应兴奋剂,爽点也对应如鱼得水这个成语,标准句式是:XXX满足,让你很嗨爽。例如玩游戏的荣誉感和炫耀得到满足,让你很嗨爽。
从这三点的任意一点切入,产品都有机会成功,痛点的成功概率相对来说要大一些,纵观成功或者有影响力的产品
往往是痛点、痒点和爽点三点,同时具备或者同时具备其中两点,比如微信的即时通信是痛点,朋友圈是痒点,摇一摇或小游戏是爽点。再比如抖音,主打美好生活的视频内容是痒点,视频创作的背景音乐或功能玩法是爽点,通过这两点持续轰炸用户,并让用户上瘾,产生依赖感和养成习惯,进而让用户产生不用抖音来杀时间,就会焦虑的情感痛点。
如何让痒点、爽点过渡或进化到痛点呢?即原来不是痛点的产品,如何通过改变元素之间的关系,进而转化成痛点呢,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,如何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?
解决方案有二:
方案一:养成依赖性的习惯,有两个因素,一是频率,即某种行为多久发生一次;二是可感知用途,即在用户心中该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多出了哪些用途和好处,频率足够高,被感知的用途足够多,就会进入习惯区间,两者缺一不可。频率和被感知用途相对来说,频率更加重要一些,频率低,即使被感知用途多,也很难养成习惯。
方案二:用户心理账户转化,当你的产品没人用或没人买时,可以试着重新定位产品卖点和用户群体,改变用户产品的认知,让用户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,转移到另外一个愿意为此买单的心理账户,比如送礼就送脑白金,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心理账户的转化。
再比如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,很多白领用户可能不想杀时间,但是抖音倡导 “美好生活” 产品DNA后,用户使用抖音的时候感觉不是在杀时间,而是在追求美好生活。
价值公式
判断出需求是痛点、痒点还是爽点之后,接下来如何判断需求的真伪,这里我们用到价值公式:
俞军提出产品价值=(新体验-旧体验)-换用成本,一个新产品的价值等于新产品带来的新体验减去旧产品带来的体验
再减去抛弃旧产品使用新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。
比如汽车价值,新体验是速度快/机动性强/舒适/身份象征等,旧体验是乘坐马车时的颠簸/速度慢/机动性差等,换用成本是学习驾车技术,俞军用的是减法。
而我进行了一下微创新,用的是除法,总感觉除法比减法要更优美一些,我认为产品的价值等于新产品带来的新体验减去旧产品带来的体验,再除以抛弃旧产品使用新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,但是这个值要≥3,为什么是数字3呢?VC在判断一个产品或项目是否靠谱,其中有一个评判标准LTV≥3CPA,即收益要≥3倍的成本,这样的产品或项目才是靠谱的,同理价值要≥3倍的成本才是真实需求。
计算数值≥3,判断为真实需求;计算数值介于1和3之间,判断为介于真实需求和伪需求之间;计算数值<1,判断为伪需求。
还是以汽车价值为例,速度快/机动性强/舒适/身份象征等,减去乘坐马车时的颠簸/速度慢/机动性差等,再除以学习驾车技术,结果肯定是≥3。
需求强弱公式
判断出需求是痛点、痒点还是爽点之后,接着判断出这个需求是真实需求之后,接下来我们要看这个需求是个强需求还是个弱需求。
使用判断需求强弱或大小的公式,等于用户密度乘以频度再乘以强度,用户密度指的是覆盖的精准用户群多少,频度指的是这些用户群使用频次,比如一天几次,多长时间一次,强度指的是每次用户使用的强度如何。
比如每次消费额多少,花费多长时间等,使用这个公式计算之后,将结果按照倒序排列即可分出强弱。